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12月28日电 (记者秦华)今天,由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主办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论坛2012暨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在中央党校举行。论坛开幕式上,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李景田代表中央党校校委致辞。中央党校副校长、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理事长陈宝生致辞并作开题演讲。周为民、王元、韩震、王东京、韩俊、杨宜勇、夏光、朱光磊、王长江、施雪华等10位知名专家发表了专题演讲,李晓兵、赵振华、韩庆祥主持了专题演讲。
此次论坛以“科学发展观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主题,围绕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指导思想,解决“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着力点,深化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等三个议题展开,论坛深入分析了科学发展观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研究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要求的内外部有利条件及需要攻克的难点,并提出了有价值的政策建议。
与会领导和专家认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伟业,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认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要求的时代背景,认真分析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发生的新变化,抓好新机遇,努力实现科学发展。我们要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实现人民民主不断扩大的发展;实现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的发展;实现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的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大家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要求的每个方面,都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要把“以人为本”当作执政理念,落实到领导工作的每个细节中去。实现“两个翻一番”,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要求中最为广大群众关心并热议的目标,专家们指出,实现“两个翻一番”,其根本途径是在尊重经济规律,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基础上的实实在在的增长,要实现这种增长,就必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提高科技进步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建设创新型国家,就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全民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把解决“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当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着力点,这是论坛讨论的又一重要问题。专家们从调整经济结构的主体与目标,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共同富裕与缩小收入差距,生态文明的制度创新等方面,深入探讨了这一问题。
深化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这是与会领导与专家的共识。大家认为,必须筑牢市场化改革的制度基础,抓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政治的基本面促进发展,体制面做实改革;加强顶层设计,更有效地反腐败;循序渐进,以未来每10年为一步,按照“三步走”的方案,实施中国社会管理改革。
除专家演讲外,论坛还开展了听众与专家间的互动,大家热议科学发展观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热点问题,会场气氛热烈。
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第一、二、三届理事会成员及在基金会工作过的老同志,中央党校培训部部分学员、各直属单位负责人以及部分省级党校校长,中央编译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防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单位负责人和研究人员,全国部分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院长和资深学者出席了论坛。
论坛期间,还宣读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第二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优秀成果奖”获奖作者名单,此次评选,从150件参评作品中评选出4部获奖专著,9篇获奖论文。评委代表和部分获奖作者出席了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