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温家宝总理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指出,从一定意义上讲,文化是制度之母,一种社会制度的形成、巩固和发展,需要有相应的文化为其提供指导和奠定基础。当前文化建设特别是道德文化建设,同经济发展相比仍然是一条短腿。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看了温总理的讲话,联想到组织工作、干部工作,深深感到,党性党风同样是党的制度和纪律之母。没有良好的党性党风提供指导和奠定基础,制度和纪律再多,党员干部队伍也难以管好。
干部靠看着、拦着、管着是管不住的,靠别人管,不如让干部自己管自己。不改变人的思想观念,不形成纯正的党风政风,单是靠制订制度和纪律来规范约束干部,很难取得大的效果。这就要重视加强对干部的党性党风教育,使党性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现在,有的地方宁愿一套一套地建章立制,也不愿去抓干部的党性党风教育,主要是因为出制度容易,政绩看得见,而教育是个慢功夫,非一日之功,效果很难一时显现,有时可能是费力不讨好。要看到抓教育虽然见效慢,但能够管根本、管长远,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干部的党性修养素质。只有干部思想认识到位了,行为上才不会去犯。愿不愿抓干部的党性党风教育,同样能够体现出一个地方领导干部的政绩观。一些地方抓干部管理只求管住一时、不求管住长远,只求管住当前上级重视抓的问题、不求管住所有的问题,说到底,是急功近利的错误政绩观在作怪。
当前,干部队伍德的设和党性党风修养相对于干部的能力建设,也是一条短腿。一些党员干部党性观念不强,党性修养不高,已经成为影响事业发展、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形象的一个重要因素。要把加强党性党风教育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干部管理监督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坚持不懈,切实抓紧抓好,使严格的党性意识和党风观念成为党员干部的主流思想和核心价值观,成为党的各级组织的“主文化”和“强文化”。只有把制度纪律的制约和坚持不懈的思想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党性党风意识才能真正渗入每个党员干部的头脑和心灵,遵守制度和纪律也才能最终成为每个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