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工作正在有序地全面地展开。为把这个重大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切实抓出成效,我们有必要对党的历史上几次全党范围的大学习活动进行一下回顾和总结,以便于从中汲取经验和智慧。
1994年3月7日,江泽民在《学习学习再学习》一文中,对此作过一次小节。回顾和总结了三次全党范围的大学习活动,即:延安时期、建国前夕至建国初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前两次是在毛泽东的倡导和主持下进行的,后一次是在邓小平的倡导和主持下进行的。实践证明,这三次全党范围的大学习活动,“成效尤为明显”。
其实,纵观党的历史,从建党之初到现在,全党范围的大学习活动一共有六次。除了江泽民提到的三次外,还有三次,即建党之初(特别是建党前夕)、江泽民时期和现在。总的来说,每次学习都各有侧重,也各具特点,但一个总的脉络和根本方向,都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解决中国前进中的问题。
建党之初,特别是建党前夕的学习,很少有人留心注意到和认真总结过。也许是他们普遍认为,那个时候我们党还没有成立,即便是有学习,也不应该归为“党的学习”的范畴。实际上,那个时候的学习就是党的学习,只不过是采取了“共产主义小组”式的学习。这次大学习,是在近代中国的有识之士“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是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培植的土壤中生长起来的。是围绕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采取了类似“统分结合”的方式开展学习。这次大学习活动的最大成果,无疑就是直接促成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可以说,是学习成就了我们党。
延安时期我们党的学习,是在毛泽东亲自倡导和主持下进行的一次比较系统也比较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活动。就其本质而言,可以用毛泽东的一篇文章的题目来界定,就是“改造我们的学习”。在这次学习活动中,毛泽东通过深入思考尤其是对历史和实践的总结,揭示出学习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提出学习是“辨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的科学论断。同时,提出把学习的态度和作风,看作是“党性的表现”。把学习提高到党性的高度,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次大学习活动的最大成果,就是配合整风运动,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全党同志通过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总结历史经验,在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统一了认识,增强了团结,这对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起了非常重大的作用。”
建国前夕和初期的学习,是在毛泽东亲自倡导和主持下,专门为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而开展的。相比延安时期的学习,建国前夕毛泽东向全党发出“重新学习”的号召。一直到后来,即在1962年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还强调:“社会主义建设,从我们全党来说,知识都非常不够。我们应当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积累经验,努力学习,在实践中间逐步地加深对它的认识,弄清它的规律。一定要下一番苦功,要切切实实地调查它,研究它。”这一次学习,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进城以后,我们很快实现了社会稳定,恢复了国民经济,顺利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并开始了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但这次学习与延安时期的学习相比,没有搞集中的有组织的学习运动,多数停留在一般性的倡导和一些分散的读书活动,加上学习的内容(主要学习苏联)、学习方法(教条主义倾向有所抬头,尤其是对待马克思主义和对待毛泽东思想的态度有所曲解)以及国内国际的种种因素,决定了这次学习的不系统性、不彻底性。以后社会主义建设遭遇严重曲折,多少与这种学习有所关联。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在邓小平以及陈云的倡导下,全党又开始了一次重新学习。这次邓小平提出“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重新学习”的号召。陈云还特别建议,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点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哲学著作。正是得益于全党的学习和创新实践,我们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取得了伟大成就,也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次学习也有自身的特点。它虽然也没有搞集中的有组织的学习运动,但是却有几个重要的有利条件,比如世界总体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比如1977年恢复高考、教育事业迎来了久违的春天,比如改革开放焕发了全党和全社会学习的热情和活力,进而形成了一种由党外到党内的学习倒逼和促进机制。当然,这个时期的学习也有不足,正如邓小平后来坦言,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里的教育是有所指的。在学经济、学科技、学管理的浪潮下,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政治教育也受到很大影响,这方面的教训是需要今后认真汲取的。
江泽民时期,我们党同样重视学习。江泽民向全党提出了“学习学习再学习”的号召。这个时期,我们党面临三大考验:一是从江泽民开始进入了一个不再是开国元勋主导的时代,二是市场经济的考验,三是跨世纪的考验。这些对全党的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个时期的学习,也有三个特点:一是更加注重领导干部的学习。二是更加注重学习的制度建设,建立党委中心组学习等制度。三是借鉴延安整风经验,开展专门的学习教育活动,比如“三讲”。这个时期的学习也取得很好成效,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国家社会政局的稳定。
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形成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党也更加重视学习,也通过一系列重要举措加强全党的学习。从十六大提出建设学习型社会,到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学习型政党,再到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直到现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前后历时八年,我们党的学习,实现了从“学习”到“学习型”的转型,这是我们党的建设的一大创新。这个重大创新,是在胡锦涛同志的以身作则和中央政治局始终坚持集体学习制度的示范带动以及全党同志的共同努力下进而实现的,可以说,这是全党智慧的结晶。它从根本上进一步科学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党的建设理论体系。
江泽民在《学习学习再学习》一文中强调指出:“在重大的历史转折关头,新矛盾、新问题、新情况、新知识、新经验层出不穷,我们更要注重学习。”他还说:“不加强学习,就会处于盲目、被动和落后状态,就不可能取得领导的主动权。”
现在正是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转折关头”,一方面我们已经建党将近90年、新中国成立即共产党执政60多年、改革开放也已30多年,“我国相继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另一方面我们不得不面对所谓“G2”这样一个中美时代,这可以说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关口和历史节点。从发展上看,现在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从地域上讲,现在美国是西方最强大的国家,中国是东方最大的国家;从意识形态上讲,现在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从历史上看,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新兴国家(只有两百多年的建国历史),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文明古国(有五千年文明史)。尤其是在应对当前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今年将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不得不直面美国,美国也不得不重视中国,这就是当前中国面临的最大考验。
在这样一种严峻的形势面前,党中央提醒和告诫全党同志,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要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而要做到这一点,使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就是学习。
回顾和总结党的历次大学习活动的经验和教训,这次大学习,必须要有一个坚强的主心骨,就是要做到“六个坚持”,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推动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的方式路径,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总之,我们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个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推动全党不断学习、善于学习,通过学习掌握领导和发展的主动权,经过学习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和实践创新能力,让学习成就梦想、开创未来,引领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越走越豪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