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2006年,我国货物进出口连续四年快速增长,年均增长29.8%,其中出口增长31.3%,进口增长28.0%,是历史上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2002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6208亿美元,2004年突破万亿美元大关,2006年继续快速增长,进出口总额达17604亿美元,是2002年的2.8倍。
在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我国对国际贸易实施多元化战略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贸易市场多元化格局正在形成。2003―2006年,我国主要贸易伙伴位次略有变化。2003年,日本为我国最大贸易伙伴,美国和欧盟位居第二、三位;2004―2006年,欧盟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美国和日本分别为第二大和第三大贸易伙伴,美国为我国最大的出口市场,日本是我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地。2006年,中欧、中美和中日双边贸易额分别为2723亿美元、2627亿美元和2073亿美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2.1倍、1.7倍和1.0倍。东盟已经成长为我国第五大贸易伙伴,2006年,我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达1608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1.9倍。印度跻身于我第十大贸易伙伴,中印双边贸易额达249亿美元,是2002年的5.0倍,年均增长49.8%。另外,2003―2006年,中国与非洲双边贸易年均增长45.5%,与拉丁美洲年均增长40.9%,均远高于同期我国货物进出口的整体增速。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服务业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持续攀升,我国抓住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的历史机遇,加速发展服务贸易。2003―2006年,我国服务贸易累计出口2738亿美元,年均增长23.4%,高于同期世界平均出口增速9.3个百分点。其中,2006年出口914亿美元,是2002年的2.3倍,占全球出口总额的比重上升到3.4%,比2002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新兴服务出口增速加快,结构进一步优化。2006年,我国运输服务出口210亿美元,占服务贸易出口的比重为23.0%,比2002年提高8.5个百分点。2002―2006年,我国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出口从6.4亿美元增长到29.6亿美元,占服务贸易出口的比重从1.6%提高到3.2%;咨询服务出口从12.8亿美元增长到78.3亿美元,占服务贸易出口的比重从3.2%提高到8.5%;电影和音像出口额从2002年的2967万美元提高到1.4亿美元,增长了3.6倍。
5年来,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非金融部门)总体呈上升趋势,并进入一个成熟稳定的全新发展时期。2002年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金额首次突破500亿美元,2004年、2005年和2006年连续三年超过600亿美元,2006年达到630亿美元。2003―2006年,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金额以年均4.6%的速度稳步增长。在引进来的同时,我国政府积极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走出去”,对外投资进入快速发展期。2006年末,我国从事跨国投资与经营的各类企业已发展到3万多家,对外投资遍及世界160多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