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文章:权威专家解读社会主义荣辱观 “八荣八耻”是过去一系列提法的深入、系统的发展,它准确地体现出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同时也将“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等提法完全包容进来,形式鲜明,很容易被群众接受,可以说是为先进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树立了一面鲜明的旗帜,也为全党全国人民同心同德谋发展指明了方向。 >> 自省才能知荣明耻 对于青少年来说,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人民”是谁。具体到青少年的现实生活中,“人民”在不同的情境中有着不同的所指,可以是父母、同学乃至整个社会。坚持具体而微的人民观,服务才有真实的落脚点,而不至于成为空洞的口号。 >> 深刻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迫切需要,是培育新时代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根本要求。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全党全国人民的一项重大任务。 >> 社会主义荣辱观:一面引领社会风尚的旗帜 “八荣八耻”辨是非,明荣辱,分善恶,别美丑,发挥文化启迪思想、陶冶情操、传授知识、鼓舞人心的积极作用,锻造我们社会的文化品性,丰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涵,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 全面理解“八荣八耻”的深刻内涵 “八荣八耻”,有立有破,旗帜鲜明,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也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