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基层建设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4-03浏览次数:662

赵乐际同志近日在天津调研时强调,要多做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多办顺民意、暖民心、惠民生的好事实事,让广大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我认为,提升群众“获得感”,关键在基层。基层是群众路线最基本的载体,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基层组织建设的好坏、服务水平的优劣紧密相连,要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就必须把基层建设做到群众的心坎上,真正将群众“获得感”作为基层建设的“试金石”和“风向标”。

打牢基层保障基础,在强化组织建设中提升群众“获得感”。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为民最基本、最直接、最有效的力量,要切实增进群众的“获得感”,就必须持续坚持重视基层、加强基层、服务基层的良好导向,在选优配强以党组织书记为重点的基层领导班子、提升基层干部思想政治水平、健全基层党组织体系等方面持续发力,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新突破。要让群众在基层组织的强劲引擎下,精神上受到感染、力量上得到充实、发展上获得红利,使基层党组织更好地发挥战斗堡垒和服务群众“轻骑兵”的作用,真正成为党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成为凝心聚力、维护稳定、推动发展的坚实阵地。

创新基层工作机制,在优化服务水平中充实群众“获得感”。新形势下,广大基层党组织要主动适应新常态,采取新措施,破解新难题,引导党员干部积极借助同步小康驻村等活动推动力量配置、经费保障、服务体系等向一线倾斜、向群众工作充实。要积极吸收和推行全程代办制、联动服务制、轮流坐班制等卓有成效的经验和做法,不断丰富服务群众载体,要多设置便民服务项目,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群众工作体系,真正在服务群众的实效和措施上实现“增量”、“扩容”。只有真正优化群众工作方式,提升服务效能,才能在服务群众、感染群众中赢得民心、增进民信、提升群众“获得感”。

锤炼基层干部作风,在深化务实担当中凝结群众“获得感”。工作作风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本保证,是增进群众“获得感”的有力抓手,党员干部尤其是身处基层一线的基层干部,只有锤炼过硬的作风,才能有效推动工作落实,才能取得好的成绩、赢得群众点赞。在工作中,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断丰富工作方法和本领,积极整合资源为基层发展探索新路、寻找致富新策,认真总结推广在民生保障、征地拆迁、群众工作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善于将群众的智慧转化为符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的举措和政策,借助群众的智慧撬动经济社会发展,真正让群众享受到更多高效优质的改革红利,让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群众“获得感”是一种民意表达、一种改革导向、一种作风追求。提升群众“获得感”,党员干部使命光荣,只要持续巩固基层基础建设,锤炼过硬作风,提升群众工作本领,必将在改革的风口浪尖站的更稳、更牢,必将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帆船破浪前行、达到彼岸。(作者:石庆硕 贵州省黎平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