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是历史见证,是不会说谎的历史存档,也是生活在历史之中的一部分人的共同记忆和身份凭据。在经济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加快的历史进程中,文物事业面临着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双重任务和挑战。本网选编习近平同志在不同时期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论述,供广大党员学习领会。
遗迹留存日侵华证据 应当严格保护
国家确立的抗战纪念设施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激发爱国热情、凝聚人民力量、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场所,应当受到严格保护。辽宁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文物局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迅速落实对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的维修改善工作,尽早恢复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
——2014年9月,习近平对辽宁阜新“万人坑”遗址遭破坏的批示
重视修史修志 让文物说话
搞历史博物展览,为的是见证历史、以史鉴今、启迪后人。要在展览的同时高度重视修史修志,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全体人民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
——2014年2月,习近平在首都博物馆参观北京历史文化展览时的讲话
要像爱惜自己生命一样 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
——2014年2月25日,习近平在北京考察工作时的讲话
修旧如旧保留原貌 防止建设性破坏
修旧如旧,保留原貌,防止建设性破坏。
——2013年11月,习近平对筹建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报告作出的批示
秉持正确的古城保护理念 保护好历史文化价值
充分肯定近年来正定古城保护工作。要继续做好这项工作,秉持正确的古城保护理念,即切实保护好其历史文化价值。
——2013年8月,习近平对河北正定古城情况报告作出的批示
遗产保护是每个人的事 进度服从质量
要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做到保护第一、开发第二,坚决禁止破坏性开发。对文物项目的维修也要坚持保护第一、做到修旧如旧,坚持质量第一、做到进度服从质量。
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是每个人的事。只有我们每个人都关心和爱惜前人给我们留下的这些财富,我们民族的精神和独特的审美情趣、独特的传统气质,才能传承下去。今天(6月10日)是我国首个“文化遗产日”。“文化遗产日”的设立凸显出文化遗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我们要借此机会……倡导珍爱文化遗产的文明之风,增强公众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了解,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
——2006年6月10日,习近平在“文化遗产日”调研时的讲话
破坏文物古迹 人文价值就荡然无存
生态资源、风景名胜、文物古迹都是不可再生的资源,生态资源遭到破坏,人类生存环境就会恶化;风景名胜受到破坏,观赏价值就大打折扣;文物古迹遇到破坏,人文价值就荡然无存。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是发展旅游的基础,一旦破坏,旅游经济也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004年10月9日,《之江新语》,《“无烟工业”也要可持续》
搞保护不是捂得严严实实 一动也不动
我们强调保护,并不是对这些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捂得严严实实的,一动也不能动,而是要在坚持保护的前提下进行适度合理开发和建设,通过适度合理开发和建设来实现更好的保护。不能把保护和发展对立起来,要坚持与时俱进,用改革的思路、创新的意识,把保护与开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开拓保护与发展“双赢”的新路子,最终实现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辩证统一。
——2003年9月27日,习近平在考察杭州西湖综合保护工程时的讲话
要注重推陈出新 但不是乱拆乱建
要注重“推陈出新”,传承历史优秀文化,赋予时代发展内涵,但“推陈出新”不是胡乱“拆旧建新”,建几条假古街,造几座仿古楼,甚至用假古董破坏真古董,毁掉珍贵的文物。要把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融人旅游经济发展之中,使旅游成为宣传灿烂文明和现代化建设成就的窗口,成为传播科学知识和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
——2004年9月30日,《之江新语》,《发展旅游经济要坚持创新与继承相统一》
因拆迁让古迹消失 非常可惜
现在有的地方搞旧城拆迁改造,把一些文物古迹搞得荡然无存,这是非常可惜的。
——2003年9月20日,《之江新语》,《加强对西湖文化的保护》
不重视文物保护 是政绩观问题
对于一些地方将经济发展和文物保护对立起来的行为,习近平的批评毫不留情:如果说以前无知情况下的不重视还可以原谅,那么现在有认识情况下的不重视,那就是意识问题、政绩观问题。
——习近平主政浙江期间对于一些地方将经济发展和文物保护对立起来的行为的批评
毁掉古建筑搬来洋建筑 城市逐渐失去个性
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城无形的优良传统。保护好古建筑有利于保存名城传统风貌和个性。现在许多城市在开发建设中,毁掉许多古建筑,搬来许多洋建筑,城市逐渐失去个性。在城市建设开发时,应注意吸收传统建筑的语言,这有利于保持城市的个性。
——2002年,习近平为《福州古厝》一书作序的序文
文物资源不仅属于我们 也属于子孙后代
三明市万寿岩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是我省史前考古的首次重要发现,也是国内罕见的重要史前遗存,必须认真妥善地加以保护。万寿岩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作为不可再生的珍贵文物资源,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任何个人和单位都不能为了谋取眼前或局部利益而破坏全社会和后代的利益。
——2000年1月1日,习近平对福建三明市万寿岩遗址保护作出的批示
保管不好就是罪人 会愧对后人
我们保管不好,就是罪人,就会愧对后人。
——20世纪80年代,习近平任河北正定县委书记时,针对一些文物保护措施不力提出的严肃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