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放增长要不得——
“好”中求“快”
我国GDP增长率连续4年超过10%,但快速发展背后也有隐忧。能源资源消耗高,浪费严重,其中单位GDP能耗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全国2000个国有煤矿的煤炭回采率平均只有45%左右。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把‘快’置于‘好’上,往往会出现单纯求‘快’,最后以‘快’挤掉‘好’的结果。”陕西汉中市委书记田杰代表这样认为。他说,“求快”的一手比较硬,“求好”的一手软,与之伴随的必然是一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这种求‘快’的粗放型增长要不得!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着想、为子孙后代着想,必须转到求‘好’的轨道上来。”
河北沧州市委书记郭华代表对此深有感触。他说:“以前发展工业,可以说挖到篮子里的就是菜,现在我们认识到,再不能只要速度、不要质量了。”
“从又快又好转向又好又快,这对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尤其具有意义。”来自广西的马庆生委员说,摒弃求速度的增长方式,有利于欠发达地方少走弯路,把重心真正落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上。
科学发展领全局——
“快”服从“好”
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主任梁铁城代表认为,好与快何者居先,从一定意义上可以理解为是谁统领谁。“现在我们强调又好又快,就是要把‘好’放在首要的、决定性的位置,坚持‘好’中求‘快’,让‘快’服从‘好’。在开发资源时,不能只满足单纯地卖资源,还要致力于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对于西部欠发达地区而言,‘好’统领‘快’不是不要速度,而是让速度服从于质量。”田杰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的目标综合考虑了多种因素,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各方面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防止片面追求和盲目攀比增长速度,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总经理黄立功代表认为,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具备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诸多条件,关键要在“好”上狠下功夫。
任重道远莫松劲——
真抓实干
“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已经明确,关键就是真抓实干。不少代表委员表示,要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促进社会发展和改善,使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内蒙古海勃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孔令宏代表说,追求又好又快,就要下更大的决心和气力保护资源和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推广循环经济模式,努力使资源消耗、环境状况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适应。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企业责无旁贷。特邀界全国政协委员韩方明说:“企业要抓住三个关键词:一是自主创新,这是企业保持长久生命力的动力来源;二是打造自主品牌,增强竞争力;三是积极走出去,尽快了解、适应国际规则。”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杨中代表认为,对于一个资源型企业来说,“好”字当头关键是要充分利用资源。“原来我们生产1吨原煤就卖1吨煤的价钱,现在,1吨原煤变成电,就能提高5—6倍的效益;1吨原煤搞精细化工,效益能提高10倍”。